收费标准

渠县宝城家电维修拆装 渠县西南的一颗明珠——宝城镇

小编 2025-05-02 收费标准 23 0

渠县西南的一颗明珠——宝城镇

非常哥一直听人说

渠县宝城镇很大,

大到管两个“市”(新市和拱市)

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宝城镇看看

这周非常哥特地抽出时间来到的传说的宝城镇

初到宝城

街上赶场的人很多

十分的热闹

大家基本上都背着背篓赶场

这样的民风依旧保持着

新街和老街基本已经完全融合

依稀还能从一些建筑

看到曾经老街的样子

这一栋老建筑和老门面

算得上现存的老街代表了吧

经历了历史的变迁

依旧还是在如今的市场上

占有一席之地

有趣的是非常哥发现

一只可爱的小狗蹲坐在路上

眼睛注视着前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难道是跟主人走丢了?

快看

那里有一个大爷

牵着一头牛来赶场

渠县乡镇上都忙着灌香肠了

你们家灌香肠了吗?

没有的话要赶快了

老人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

谈谈以前的光辉事迹

唠唠家庭琐事

宝城这条步行街都快赶上城里了

干净整洁的瓷砖地面

密集的商业店铺

无不凸显出宝城发达的商业

名满宝城的老人

竹编罗大爷,今年78岁了

身体还十分的健壮

从98年就开始制作竹编

已经做了十多年了

手艺十分的精湛

罗大爷主要编织筲箕、刷把等

家庭生活用具

说真的非常哥觉得厨房这个纯天然的

比用塑料的健康太多了

罗大爷用新鲜的竹子

纯手工编织

每一道都编织的十分用心

保持并传承着原本的工匠精神

理发王大爷,今年66岁了

从13岁就开始理发,53年了

虽然现在物价涨了

但是他一直坚持只收4元,不涨价

王大爷的工具也很简单

一面镜子、一把剃刀

点支烟就开始剃头

剃过得头已经一万多人次

技术可谓是炉火纯青

补鞋王大爷,今年60多岁了

补鞋20多年了,手艺那是没的说

说到补鞋真的是感慨啊

以前物质匮乏

大家都是新鞋穿旧,旧鞋再补

一双鞋舍不得扔,总要补得无法再补才扔

现在旧了就扔了,很少有人拿鞋来补了

王大爷现在补鞋,也是作为一种爱好

打发无聊的时光,同时将这门手艺坚持下去

熊裁缝,从事裁缝50多年了

光在宝城已经十多年了

用的还是老式的缝纫机

人虽然老了,手却仍然那么灵活

缝补衣服之类

是熊大爷的拿手绝活

眼不会花,手不抖

分分钟就能把手里的东西缝补好

宝城中学

光看门头就觉得十分有范

走,我们一起进去看看

气派的教学楼

看到“用自信书写人生”

这几个字你有没有想起以前

在宝城中学读书的场景

课间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一起跳绳

这是多么令人怀念的一幕

当年的学生们用的还是

枯草编织的跳绳

独自在一旁练习跳绳的同学

似乎还没有完全掌握技巧啊

加油啊!同学

宝城第一中心小学

渠县宝城镇第一中心小学

是达州市唯一的一所农村市级示范小学

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达州市示范小学" "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市依法治校合格学校" "市校本教研基地校"

"市十佳少先队组织" "市先进职工之家"

"市示范幼儿园"等荣誉称号

真是棒棒哒!

不得不说

跳绳真的是永不过时的游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

当然永不过时的,还有弹弹珠游戏

看到他们非常哥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可惜的是,非常哥没有看到打娃儿牌的

以前我们很多同学沉迷其中

把书都撕了来折娃儿牌打

快放学了

家长们都聚集在校门口接孩子

焦急的张望着

宝城零食

在宝城一小门口

有一位做糖画的朱大叔

绘制糖画已经20多年了

画的动物也是惟妙惟肖

朱大叔说

他不知在宝城这里卖糖画

经常会流动到其他的地方

也许你改天就能在别的校门口见到他哦

看着你有没有想起小时候读书的时候

努力省钱买一个糖画

吃在嘴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宝城曹家麻花

历经两代人的传承

成为了宝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麻花

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来买

要是遇上端午节那必须提前预定

不然你根本买不到,就是这么火

听这位大哥说

他们家的麻花酥脆香甜、不腻人

红糖麻花,声名远播,卖到国外去了的

宝城镇 东与渠县定远乡接壤

南与广安消河乡相邻

西与渠县新市乡毗连

北与渠县拱市乡为伴

作为渠县西南交通道路上的一颗明珠

它不仅具有地理价值,更是很多渠县人

难以忘怀的美丽家乡

【喜迎党的二十大•巡礼统战百周年渠县篇】渠县马鞍村汇聚乡贤力量 助推乡村振兴

在渠县县委统战部指导下,马鞍村新乡贤联谊会于今年1月成立,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广泛团结马鞍籍乡贤精英人才,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凝聚起服务乡村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图1 渠县宝城镇马鞍村乡贤会成立

(一)助力产业兴旺,促进经济发展

马鞍村乡贤会动员3家乡贤会员企业集约化流转闲置土地1300亩,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优质大米,着力培育“巴賨大米”深加工品牌,摸索高质水稻种植-肉牛养殖生产模式,助推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流转土地,当地每户农民每年将增加400元/亩的收入,村集体每年将增加20元/亩的收入。依托乡贤会员单位“科谷高农”公司经济、技术、人脉支撑,马鞍村成功引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落户,成立渠县马鞍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流转租赁优质粮油经果生产基地500亩,受托运营家庭农场2个、小Ⅱ型水库1口、山坪塘1个,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了优质粮油经果种植、水产畜禽养殖基地规模化、规范化建设,促进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二)化解邻里矛盾,促进乡村和谐

动员有威望、有学识、有善举、有技术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乡贤,组成人民调解队伍,引入基层治理一池活水,助力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乡贤民事调解工作室开启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变“单口”调解为村干部、乡贤“双口”共治,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获得“1+1>2”的效果。自去年乡贤联谊会成立以来,成功化解王春成、魏建初、曹代文等老上访户10年以上有关土地承包、土地补偿、宅基地占用等历史遗留问题,调解邻里、家庭矛盾纠纷20余起。

(三)热心慈善公益,建设美丽乡村

组建“乡贤公益联盟”“乡贤志愿服务队”,开展“乡贤认领微心愿”“乡贤志愿微服务”活动,参与结对帮扶、孝老爱亲、乡村振兴。截止目前,乡贤联谊会为“马鞍村新乡贤亮化一期工程”捐款10余万元,完成维修村道500米,安装路灯120盏,新建垃圾池11个。亮化工程二期将于6月完成,届时马鞍村将点亮每一处角落,“漆黑的夜”将成为历史。乡贤联谊会开展同心志愿服务10余次,参加院坝会15次,开展宣讲13场,参与群众370余人次,协调解决春耕生产化肥3000斤、生产农机10台,为村民提供农事生产技术指导,受到当地村民肯定和赞扬。

图2 助力大春生产:协调解决春耕生产化肥3000斤

图3 助力大豆种植:开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培训

图4 助推产业发展:筹资修建生产环道

图5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新建垃圾池

图6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安装路灯

(四)推进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

宝城镇充分发挥马鞍村乡贤联谊会示范效应,在辖区内的其他8个村(社区)全面开展新时代乡贤统战工作,先后成立8个村级乡贤联谊会,确定驻村第一书记或村支部书记(渠县村支部书记多数是统战联络员)为乡贤联谊会联系人,成立镇级乡贤联谊会,确定镇政府统战委员为镇乡贤联谊会联系人,目前已吸纳乡贤89人。春耕期间,宝城镇各乡贤联谊会在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领导下,成立12个党员干部助耕服务队、9个网格员助耕队,借助乡贤人脉、技术、资金支持,协调挖掘机21台、旋耕机50余台、微耕机60余台,推动整治撂荒土地1200亩,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3450亩,协调12000余亩水稻播种,助力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150亩。目前,宝城镇镇、村乡贤联谊会共引进项目回归9个,解决280个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引导乡贤提供技术服务32次、参与强村富民活动12次、化解疑难矛盾纠纷28次。据宝城镇乡贤联谊会介绍,引进的帮豪种业公司今年在宝城镇和平、新民等村(社区)流转土地7200余亩,全力打造“稻香宝城”金字招牌,全力助推渠县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图7 助力平安建设:乡贤院坝会

图8 助力和谐乡村建设:乡贤民主议事会

来 源:渠县县委统战部编 辑:郑 林责 编:肖 祥编 审:周 平

中共达州市委统战部 出品

相关问答

四川省达州市 渠县宝城 镇有什么快递?

圆通,申通,中通,韵达,天天,宅急送都有圆通,申通,中通,韵达,天天,宅急送都有

宋朝时期有没有性黎的官员?

有。黎錞:字希声,北宋四川渠县宝城区宋场乡黎家山寨即状元村人,庆历三年癸未科即1403年状元及第,精通经术。宋英宗曾问欧阳修:“蜀中有何名士?”对曰...这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