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 融媒督办|厕污同治 长效循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工作部署,近年来,贵阳贵安持续推进农村“五治”工作,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住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视频加载中...
贵阳市人大代表 姚敏敏: 因为在厕所革命的大背景下,农村厕所革命大背景下,农村的厕所就是自己的户厕,大多都是自己建的自己管理,不是那么的专业,可能效果不是那么好,还有农村的公厕大多的主体管理人都是村委会,但是村委会也没那么专业,我就提出了这个建议。
距离姚敏敏代表提出建议已经半年时间了,目前贵阳贵安的“厕所革命”进行到哪一步了呢?记者和市人大代表一起走访了贵阳贵安多个乡村,深入了解目前农村改厕的现状。
息烽县石硐镇前丰村6个组335户人家,早在2022年的时候就已经用上了冲水马桶,但是农村的冲水马桶和城市的马桶有所不同,没有统一的下水道,厕所内的粪污都是排进自家附近的化粪池,这样就会面临不定时清掏的问题。
问政记者: 咱们现在冲下去的这个都到化粪池里,比如说后期的养护,疏通要用到钱怎么办呢?
息烽县石硐镇前丰村 村民 夏正中: 我们一直有专业的维修队,政府组织起来的,有困难有什么情况就给他打个电话,他们来给我们搞好了。
村民们说,维修队解决了自己家里的很多问题。
问政记者: 他们收费吗?贵不贵?
息烽县石硐镇前丰村 村民 夏正银: 反正也不贵,如果要换东西,比如换管子,那些肯定要自己付,但是他们来帮我们修是免费的,不会要钱的。很快的,反正他们服务还是很好的。
以前还担心自家厕所坏了没人修,现在一个电话就搞定。并且管护和维修的还不限于农户家中的厕所,只要是家里面需要维修的,这个维修队都能及时来给村民解决问题。
息烽县石硐镇前丰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杨德学: 镇里面承投了一家专门服务,就是服务农村厕所这一块,他们主动的联系我们,我们每家每户都发一个小卡片,小卡片上面有服务的内容还有电话号码什么的,引导农户有什么问题直接打这个服务站的电话,服务站就会第一时间上门,主要服务清掏化粪池,厕所的水箱,照明灯坏了,他们都会第一时间上门服务,这样一个服务平台让农户对他的厕所就是免去他们后顾之忧。有的是老年人在家年轻人不在,在外面打工,厕所坏了就没办法,有了这个服务站之后更方便更快捷是这样的。
息烽县针对农村“治厕”后期管护制定了一系列办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长效管护模式,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助力农村卫生厕所管护常态长效,实现“建、管、运、服”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
息烽县农业农村局“治厕”专班负责人 付友刚: 息烽县的《农村厕所长效管护的办法》和《息烽县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办法》,这个长效管护方法就是把整个农村除了厕所以外的,比如说整个的环境这些都把它包含进来,这里面集中了社会的主力量政府的力量和群众的力量一起把它聚集起来,共同来管好这个农村的人居环境。
息烽县实行的是“12345”的管理机制,就是每个乡镇都建立一个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服务管护服务站”,以公益性和经营性两个方面相互结合的运营模式,来管护厕所和人居环境,资金上由政府奖补一点,平台公司让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三方集资方式解决后期管护所需的资金,并由村党支部、运营公司、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四个方面来共同发力,共同监管,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统一服务场所、统一队伍、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配送的运营模式。
息烽县农业农村局“治厕”专班负责人 付友刚: 我们现在就是建立打造这个平台,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一个机制的创新,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服务站,老百姓的反映还是很受欢迎的。
和息烽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修文县阳明洞街道的幸福村,这里的村民从今年开始,就不再为清掏化粪池而烦恼了。
问政记者: 咱们污水统一地集中在一起了,是拿来浇灌地还是要干吗?
修文县阳明洞街道 幸福村五组 吴正华: 没浇灌,啥浇灌。就是下边有个总的是叫“消毒池”,现在好多了。
这位吴大爷所说的“消毒池”其实是幸福村五组作为农村“治厕”与“治水”同治及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试点,启动的贵州省农村改厕3.0模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土地渗滤技术+智能管护平台。
修文县阳明洞街道幸福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孙大江: 以前用的是老的化粪池,后来建的这个三(格)式化粪池,在前期使用过程中他们会不定期的要清掏,就是要产生很多劳动力,新的这个九宫格化粪池修建以后,通过初次的发酵再进入现在修建的这个九宫格化粪池,它就避免了农户不必要的,平时就是三日两日的不必要的清掏,二是我们村也是传统的农业村,主要是以种植为主,在灌溉方面以前主要是通过自然的沟渠进行灌溉,特别是这个组,还有大部分的耕地是通过提灌站引水灌溉的,那把九宫格化粪池建设以后,各家各户的生活用水和厕所的清洁用水,把它们收集在一起以后,经过九宫格的系统处置后,可以直接用于这个灌溉,在这方面的话就减少农户的灌溉投入。
幸福村五组无动力污水处理项目新建联户三格式化粪池24个,安装污水管道3.5千米,新建污水尾端处理池60立方米,土壤渗滤系统200平方米,安装在线监控与智慧浇灌系统1套,解决了幸福村五组112户429人的污水处理问题。
修文县农业农村局“治厕”负责人 李兴祥: 按照我们投入来测算的话户均投入7200元左右,就是相比较过去的改厕方式节约将近1/3的投入。今年我们五组的建设成效出来之后,周边的农户看到这个成效也很想按照这个模式在其他的组推广,县里面也在大力的宣传推广这种模式,现在我们在幸福村的六组七组正在谋划这一工作,九组目前也正在实施这项工作,我们也按照同样的模式在那边正在建设施工。
无动力污水处理项目后期管护费用低,无动力不产生电费,不受季节影响,污水处理效果明显,出水水质可达到一级B以上。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幸福村五组人居环境,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满意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厕所改建,污水同治。环境变美了。村里人就开始琢磨,如何让自家的日子过得更好。于是,青岩镇山王庙村“农村物管队”应运而生。
花溪区青岩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孙大粒: 这支物管队的队长是我们通过村民大会代表大会推选出来的,是由老支书一名老党员特别有公益心的老党员作为牵头,里面的成员也有我们的一些党员,就是本村本土的村民,和公益性岗位的人员组成。因为这支队伍成立起来之后,这个闲时为农、战时为兵,那我们能来做的这些事情分成收益性的和公益性的,公益性的我们是免费的去为整个村子做服务,但有一些比如说下水道的清掏,一些维修的工作就是收益性的,这些收益就可以拿来补贴我们务工,让这支队伍有一定的收益,让它有生命力地持续地运转下去。
这支物管队针对“一老一小、一低一弱”提供家政、家电维修、设施管护等无偿服务项目,同时也提供房屋租赁、托管、红白喜事一条龙等有偿服务项目。《“农村物管”服务清单》,涵盖29项无偿服务项目及39项有偿服务项目,以公益性服务为主,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物业进村新模式,推动服务事项规范化、透明化。“农村物管队”成立以来,共计开展上门服务217次,帮助村民解决问题336个,村民、游客满意度达100%;促进本村100余人就业、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
问政记者: 今天走访下来,您觉得您的这个建议当时提的有没有达到您的预期?
贵阳市人大代表 姚敏敏: 我觉得超出了我的预期,这里的规划做得很好,它自创的“物业团队”管理非常好,非常及时,而且如果外面的人来创业,感觉他们非常的全面。超出了我的期望值,感觉很好。我们看了那么多地方,他们都有合适自己的一套模式治理模式,可以持续化发展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借鉴,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
作为乡村振兴开新局的“排头兵”,贵阳贵安将继续以农村“五治”为抓手,深入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建设质效和乡村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 贵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主任 邵斌: 下一步我们以“两改两治理”为抓手,以农村“五治”为切入点,按照贵阳贵安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工作指南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创新,全力推进13个厕污同治试点、79个农村卫生厕所长效管护站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数字化改造 增收有新招
多地探索发展乡村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化改造 增收有新招
工业品下乡,在家门口签收新型生产工具;渔场信息上“云”,海上养殖有了新方式;电商快速发展,农产品源源不断出村进城……多地着力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
农机网购 直达家门
“多亏这新装备,900亩小麦的喷洒作业,两天就完成了。”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张相村东南边的麦田里,种植大户郑森正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
受去年秋汛影响,郑森种植的强筋小麦早期苗情长势不好,需要喷洒营养液。900亩小麦,至少要十几个人用半个多月时间才能做完。“可以买个无人机呀,作业非常快。”张相村快递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侯立军提醒他。
“下单不到3天,小侯就把无人机送到了我家。”初次网上购买农机的体验让郑森十分惊喜,“以前取快递得走10多公里到县城,个头大点儿的机械很难运回来,现在直接送到家门口。”
为破解快递下乡进村及末端配送难题,南和区分批次在县(市、区)建设服务中心、乡镇建设配送中心、村建设服务站,目前已经实现行政村电子商务全覆盖。
得益于村快递服务站的设立,越来越多的村民养成了网上购物的习惯。“村民会在网上买电器、家具,买小型农机,生活越来越便捷。”侯立军说。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网购体验、丰富农村消费内容,近年来,南和区通过发放政府补贴、免费配备基本设备等举措,积极引导城区商超、品牌店等通过电商下乡进村。目前,全区共有8家大型超市、1家百货商场、14家电器门店、两家家具企业提供线上服务。“我们将研究出台更多鼓励性措施,进一步畅通工业品下乡的环节,将更多更好的品牌商品销往农村。”南和区发改局副局长武志敏表示。
海上牧场 “云上”管理
从枸杞岛山顶俯瞰,渔舟穿梭在海面,养殖贻贝的浮子如繁星点点。这里是嵊泗列岛最东端,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枸杞乡,贻贝养殖面积达1.68万亩。
“过去,想养好贻贝可不容易咧。台风过后,我们总要着急下海查看受损情况。”干斜村贻贝养殖大户袁其国回忆,“桁地大多紧挨着,台风一过经常发生哄抢事件,大家都认为贻贝刮到谁家就是谁的。”
“贻贝养殖桁地管理粗放、养殖船只监管难、无序扩张导致品质受损等问题,都影响着枸杞乡贻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枸杞乡养殖办主任罗存国说。
为破解养殖产业无序化发展困局,解决海上纠纷等难题,2020年,枸杞乡开始探索“海上牧场”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这些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方框,每个代表一户,点开就可以看到每块桁地的养殖户、面积、经纬度等信息。”在贻贝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应世杰指向大屏幕介绍,这个集海水监测、海上监控、无人机航拍、5G传输、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赋予养殖海区、桁地及渔船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实现24小时数字化监管。
“有了这个平台,查看自家养殖桁地方便多了。现在台风过后,我都是先来中心看看。”袁其国说。
去年,枸杞乡升级了智慧养殖的“2.0版本”,对1.68万亩养殖桁地、782艘养殖船只及591户养殖渔民户编号、配对,形成一张全新的“数字地图”,实现养殖海区动态监管全覆盖。去年底,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一批210家数字农业工厂(含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枸杞乡数字渔场就在其中。
“有了各项数据精确指导,之前很多养殖难题得到解决。2021年全乡贻贝总产值达1.86亿元,同比增长13.4%。”罗存国说。
电商进村 特产出山
已过晌午,打印机旁一张张单据连成一片。“这些都是客户下的单,还有100多单待处理。”贵州省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村民邹建玉说。
“过去农产品怎么卖?不是挑扁担,就是打包卖给企业。”2015年8月,息烽县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电子商务带动富民强村。邹建玉看准机会回村发展。
办好手续,注册网店,主打酸菜、糍粑、辣椒面等农特产品……邹建玉信心满满,不仅向亲戚朋友推荐店铺,凑资金做起广告,还根据季节确定主销产品,做足店铺特色。“政府组织的培训也帮了忙,让我少走不少弯路。半年下来,基础销售很有起色。”邹建玉说。
如今,邹建玉已经拥有4家网店,平均一天有两三百个订单,年营业额超200万元。“政府建有物流分拣中心,统一分拣,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帮助我们把农产品卖向全国。”邹建玉说。
息烽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杨忠华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政府请专业公司组织培训,同时建立完善平台运营、物流配送等电商产业链,助推特产出山。
“我们还借助大数据,搭建产销对接态势感知系统,类似于市场晴雨表,既掌握全县农业产业布局,又能根据市场变化,精准指导生产。”杨忠华介绍,依靠优势集聚,电商在全县蓬勃发展。以立碑村为例,全村注册电商企业最高达到六七十家,网店多达四五百家,年销售额超4200万元,成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点。
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贵州省持续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目前已建成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79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4306个,快递物流实现乡镇全覆盖。(记者 邵玉姿 窦瀚洋 苏 滨)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问答
贵阳美的洗衣机 维修点 地址在哪里?-设计本有问必答贵阳美的洗衣机维修点地址:地址1:贵阳市闵行区绿地科技岛广场A座2606室地址2:贵阳市闵行区莘建东路58弄2号A座2606室。祥飞电器维修部维修地址:...